1.心心念念的大西北
一直对大西北很向往,听说那边除了大海,其它的地貌都能见识到,8月份曾鼓起勇气请7天假,奈何天数太多没被批,还好今年国庆和中秋节撞在了一起,圆满了大西北之梦。
2.那就在这个秋天出发吧
考虑到国庆什么都贵,就报了个团,机票、住宿、接送、吃饭都包,不用动脑子了。大西北环线全程2600多公里,每日车程平均6小时。有个笑话形容是上车睡觉,下车撒尿,到了景点拍拍照。但是这次旅行,还是给了我很多意义,比如:
- 原来蚂蚁森林对防止荒漠化真的很重要;
- 沿着祁连山脉,了解了从张骞出使西域、丝绸之路繁荣到演变至今的过程;
- 喜欢上长睫毛、大眼睛,看起来很和善的骆驼,见识了沙漠里月牙泉的那一抹蓝,是天空赋予的神韵;
- 惊叹于千年莫高窟里刻画的无与伦比的美、留存至今的幸运;
- 佩服藏族人的虔诚、医术的高超,为了保护三江源头,退牧还草的牺牲;
- 看到了我们吃的盐,是怎么从盐湖里析出,在盐湖里探索天空之境
- 捕捉了青海湖里懒懒划水的海鸥,振翅飞时有多美
- 努努力,省下了旅拍的钱,哈哈
还有很多难忘的回忆,从第一天开始细细说起。
2.1.去往七彩丹霞
- 从西宁出发,去往张掖。路上风景独好,与湖州满山的竹、贵州满山的树不同,这边的山是红褐色的土壤、长着入秋半黄的抗旱扛寒植被,山头云雾缭绕,山下水流很急。还路过一条金黄色的胡杨林路,笔直路两旁都是胡杨林,周围很空旷,在蓝天衬托下特别美。
- 途中在祁连山下的草原休息了下,有很多奶牛、羊群,牧民会用不同的颜色标记自己家的羊,防止认错,这些羊儿,可以站在80%的陡峭山坡上悠然吃草,抓力特别强。
- 祁连山脉东西长800公里,我们一天都沿着它前进,车上放着丝绸之路的记录片,记录着它的历史岁月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,九死一生,被匈奴囚了9年,但他未忘初心,找机会逃了出来后继续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--联合大肉支攻打匈奴,但当他历经9年坎坷、离开美丽善良的匈奴妻子、跨过生死一线的沙漠,找到大肉支首领时,首领却没有攻打匈奴的意愿。所以,纵使9年来历经艰辛,他还是失败了。此时的他,虽难过自己没有完成使命,但这些年走南闯北,他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美食、服饰、舞蹈等,绘制了长安到达这里的地理路径,他在想,如果各国贸易能够往来,对于汉帝国的经济、文化繁荣无疑是件极大的好事。所以,他毅然折返长安,再次被匈奴抓住后又逃了出来,跨越了半生时间,回到阔别多年的长安,他已是暮色苍苍。这个故事让我哭了好几次,也分享给你。祁连山在汉朝时本被匈奴占有,是一群汉家子弟,将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,才收入中原,才有了后来的丝绸之路。所以,这条路上的几个重要站点,张掖、敦煌、酒泉、武威,都是汉朝收复河西走廊后起的名字,沿用至今。
- 我们在傍晚时分到达张掖的七彩丹霞,其实这里本是海底,但远古时板块运动后,地势隆起,海底的丘陵也裸露人间。七彩丹霞的丘陵有青色、红褐色、黄色、白色等,由于矿物质丰富,一些丘陵几乎没有植被,像是来到了火星,很壮观
-
ps:甘肃境内海拔在2000-3000米,很干,早晚气温很低,幸好带了大衣,一路紧紧裹住,这边水质偏硬,我们都是买纯净水回来烧。10月份,这边7点半天黑,早上7点多天亮,所以想拍日出不用起太早,
2.2.莫高窟的呼唤
- 第二天,5点爬起,继续赶路,等我在车上睡醒时,已经过了嘉峪关,路旁都是荒漠,情况好点的长了些小草堆,就这样开了好几个小时,快到敦煌的时候,草堆变成了灌木丛,再变为树丛,这一段路程,无疑看出荒漠化整治的过程,土地无法利用起来,人们就只能缩在越来拥挤的空间内。
- 敦煌的瓜洲,日照时间长,所以这边的瓜果很出名,在瓜洲,必须当回吃瓜群众。从地图上看了下,瓜洲去新疆的哈密,驱车只要6小时,但行程没有,心痛。
- 下午抵达莫高窟,对于莫高窟,之前没有太多的了解,这天我才发现,这是个多么神奇的地方。前秦时期,乐尊和尚行至此处,看天空千佛显现,认为这里是一个佛家圣地,所以停下赶路,凿窟绘佛,有了莫高窟第一件作品。而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塞,内地去往西域,需从这经过,再跨过世界第二大沙漠,所以去往西域的人们会在这里开窟祈求平安顺利,从西域归来的人们会在这里开窟感谢佛祖庇佑。就这样,莫高窟,从前秦、唐、宋、一直到清朝,不断扩大。莫高窟的作品,是不同时间下的匠人们共同完成的。
- 由于敦煌雨量小,窟内比较干燥,千年前的作品得以保存。一个窟平均花费二三十年造成,由家族、官府捐资建窟,以此为家族、天下祈福。每一个窟的由来都有着一段故事,一些可以靠着点滴文字去追寻,一些,只能靠我们的想象去探索了。
- 我一共看了四个窟,都很不错,有涅槃窟,睡卧的大佛、哀戚的众神,门口的朝拜者,男左女右。窟内每一寸空间都未浪费,千佛千面,色彩斑斓,惟妙惟肖。有家族窟,窟内留下了破四旧烧黑的痕迹,十分心痛。
- 莫高窟,现今有一批高科技人才在守护,但随着时间消磨,这些作品终会消失,能看到的我们真是幸运。
2.3.鸣沙山下月牙泉
- 鸣沙山我们没有骑骆驼,因为同伴一句其实骆驼都是累死的,就不忍心给这种大眼睛、长睫毛、很和善的生物增负。但事实证明,没有骑是对的,我们争取到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跟沙子玩,还经历了场手机奇遇记。爬沙是很累的事情,最顶部那段我是徒步爬上去的,每爬一步退半步,大腿前侧过度用力,第二天走路相当困难,而且,因为时间、光线问题,爬上顶也没有拍到全蓝的月牙泉。
- 但下山是件很开心的事情,因为阻力,你不会滚下去,下一步再滑半步,有点像飞檐走壁。但因为没有买鞋套,鞋子里都是沙子,倒了半天,还是从这里带回了半脚的沙子。
- 月牙泉旁是有胡杨林的,从小就很想看看,生而千年不死,死而千年不倒,倒而千年不朽的树长什么样。见了后发现,这个树的叶子,有很多种形状的,叶子没有想象中的大,但很可惜,只见到一两棵。
- 此行最大的遗憾,从月牙泉往青海赶的这天开了10个小时车,到了翡翠湖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。
2.4.茶卡盐湖
- 茶卡盐湖是一半出盐,一半供游客游玩,为防止弄湿,站点有租胶鞋的,但是,租的是明晃晃大红色的胶鞋,拍啥也不想放出来了,个人觉得小火车是有必要坐的,可以在第三站下车,第四站天空之境人太多,都是盐湖,没啥差别。白色的湖水下都是析出的盐,踩上去嘎吱嘎吱响,见识下也是不错的。
2.5.青海湖
- 青海湖前去了藏民家里,接待我们的姐姐叫泽旺,藏族男尊女卑,有些是一夫多妻,有些是一妻多夫,而她是一夫一妻,她大学毕业,之前在外地上班,有五险一金,但因为保护三江源头,藏民退牧还草,藏民们转而发展手工业,她就被叫了回来,当向导。她有知识,有3个儿子,哥哥是塔尔寺未来的活佛,在这样的规则下,她很成功了。但这个姐姐让我学习到最重要的,是刮痧这一件事,我记在了一个小本本上,怎样刮痧、收痧,激起了我以后再看看中医学啥的兴趣。
- 青海湖--这天是出图最多的一天,青海湖的油菜花应该是8月份开,但为了旅游效果,这里的人们把之前的油菜花拔了又种上了新的。从远处看去,水连向天边,天边的水又像要倾泻下来。青海湖的水超级清澈,海鸥在里面游来游去,十分懒散。但我们游览的二郎剑的景区圈的小了点,逛完后索性就找地方研究起拍照来,把旅拍的钱省了,为我们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感动。
- 这天晚宴还可以,大家都喝嗨了,一群人,你一杯我一杯,我们这个团,有精通英语、德语、日语、中文、上海话的73岁爷爷,有参与武汉抗疫的医生,有对我说努力工作就是最好的保养品的姐姐(看起来年轻),还有一个人出来玩的老乡等,当晚,天南海北的人称兄道弟,把导游灌吐了,然后醉醺醺的导游说,你们要加什么,随便点,我来结账。最后司机等了2个多小时是在困了,把我们叫上车,点了下人数,所有人都上了,只留下了导游。第二天6点50导游终于醒了,群发7点钟集合(怎么可能吶~)
2.6.塔尔寺
- 藏民们把自己收入的80%都捐给了寺庙,所以寺庙很气派,相传,宗喀巴大师(达赖班禅的老师)在此出生,他的脐带血滋养了一株菩提树后来,大师去西藏修佛理,,他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,就在儿子的出生地上修了座塔,而现在,这座塔上又镀上了价值4亿的黄金,那么那棵塔下的菩提树还在嘛,在,菩提树的根深深扎进土里,在殿外又生出了一棵子树,把养分带给塔内的母树。菩提树下是没有落叶的,都被信徒带走了,我也在一个偏殿里捡了片菩提叶,带了回来。
- 为什么叫塔尔寺呢,因为先有塔再有寺。
- 塔尔寺里有虔诚叩拜的信众,他们匍匐向下,五体投地,听说要磕十万个长头。为啥是十万个,因为菩提树有十万片叶子,每一片上都对应一位菩萨,磕完10万个,才是对所有的菩萨磕了一个头。
- 塔尔寺有一项用酥油制作的非遗艺术,酥油花。酥油的可塑性比较强,熔点低。而酥油花,是酥油先上好染料,在寒冬腊月里,由僧人用冻冰的手去捏成不同的佛像,不同的花朵,最后放在场馆内,是为对佛的敬奉。
- 壁画上的颜料,历经百年,颜色依旧鲜活,这些颜料都是珍贵的矿物质,取最细腻的粉末,描绘而成。莫高窟的颜料也是如此,作画的颜料,拿绿松石来说,都是上品,而我们佩戴的宝石,其实只算中品。
3.我相信你,陌生人
- 鸣沙山,在沙子上跳来跳去拍照的时候,我的手机掉了,在茫茫的沙子里,不知道被埋在了哪,那一刻,陷入了迷茫与无助,还好,同伴给我的手机打电话,两次后有人接起,沟通后拿了回来,捡到手机的是一对夫妇,还提醒我要换个锁屏密码,太好解锁了。之前有听说别人的遭遇,知道手机丢了被免费还回来的概率不大,但我的经历说明善良的人们有很多哒。
- 在藏文化医药博物馆,一时冲动买了3K多的药,后来想想不大对,导游说没事,他帮我退回去,回来后跟家里人说起这件事,他们一致觉得退回来的概率很小,犯愁这个傻姑凉智商该怎么办,因为导游白天都没有回复我,确实有些担心。晚上导游发了个语音,解释说自己刚回四川,钱已经退回来了,转给了我。我把这个截图发给家里人,很骄傲的说,这不是退给我了咩。
- 在西宁,机场接送都是同一位姐姐,走的时候我说了一些困惑,这边的藏族同胞,都向往天葬,天葬要求人不能做恶,他们说的话,都让我很想去相信。姐姐说,妹妹你要知道,哪里还没有坏人,虔诚的信仰是好的,但你怎么知道有些人的信仰是不是个幌子,点醒了我。
4.后记
在机场捡起刘同的《一个人就一个人》,他的经历里我看到了很多相似的感受,受益不少,青海之行在这样的视觉、精神满足中就此画上句号
Comments | NOTH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