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学一门乐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,学一门历史悠久的乐器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,听我慢慢道来。。。
- 在2020年的尾巴里,完成了一项很重要的事情,就是~,原以为,将持续一两年、且很有可能半途荒废的24节课的上课生涯,竟然只花了7个月完成了。此处有掌声(哗哗哗~),献给勤劳的小手。
1.古琴小课堂
- 古琴,又叫七弦琴。有3000多年历史,比古筝历史还久。有七弦,13徽,琴面为松类木制,琴弦多为钢弦。古琴的琴谱为减字谱,就是将字的几个关键笔画组装起来,示意指法。
- 古琴一出生地位就很高,古籍记载琴的起始与帝王有关--伏羲作琴,舜定琴为五弦 ,文王增一弦,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,变为如今的七弦琴,现在,古琴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学古琴,就是在做非遗的传承(感觉自己很崇高的样子)。
-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也是著名的琴师,比如孔子弹琴唱诗经三百首,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,汉朝司马相如为追求卓文君作了《凤求凰》,竹林七贤的阮籍隐居作了《酒狂》,等等。。
- 古琴曲现存3360多首,所以,你可以奏响千年前古人的曲目,让历史在指尖活起来,与古人通灵,感受他们经历的情感。
- 学琴冷知识,左手的大指是不能留指甲的,无名指、中指指甲不能过长;而右手的中指、大指是需要留指甲的~
2.古琴初概念
- 之前出去玩,民宿的老板娘在一个南北开阔、窗外荷塘、微风送香的小屋里给我们弹了一首古琴曲,有点遗世独立的感觉,还留下了一句,一般琴为悦人,而古琴,只悦己。从此,虽然啥乐器也不通,但古琴这个乐器,让我感觉有丝丝不同。
3.被《无羁》蛊惑的我
- 因为疫情的关系,觉得时光飞逝,但啥也没留下。在5月份,网络上看到了一个刚开的古琴馆,叫一茶,有体验课,特便宜,兴冲冲的去看看。
- 古琴馆有只特别活跃的狗狗,叫跳跳。特别喜欢生人,一见面就狂扑过来,让我撸它。老师带着我练习了下最基本的勾挑指法,弹了《沧海一声笑》,课上完后,老师问了句,你有没有想听的曲子。我之前特别喜欢《无羁》,说了出来,但想着他也不一定会,老师沉默了3秒,说,我刚好会,弹给你吧。2分半的时间,我被蛊惑了,一个念头,我也好想会啊,最后交钱,报了24节课,自此,成了个练琴娃。
4.学琴娃的启蒙篇
- 刚开始就是学习右手勾挑指法, 练习了《沧海一声笑》、《康定情歌》、《我和你》,这两个指法,到现在快学完了,还会被纠正要注意动作。拿最基本的勾来说,手先是要平正,中指指腹触弦,向内勾,勾的时候手不要晃动,中指第二个关节动,第一个不动,勾完中指搭到下一根弦上。我的毛病就是勾着勾着手就侧边歪了。
- 右手曲目学完后,我就从老师那搬了个琴回去,每次上完课就自己练习。放琴的桌子要是木制实心的,不然会晃动。
- 不久,就开始上左手了,第一个曲目叫《仙翁操》,当时练的感受是,怎么这么难,太难了,左右手配合,声音同时出来,要干净,还只能看左手,(因为左手可能在琴的不同弦、不同徽位上)右手就自己靠感觉找弦,跟左手在同一根弦上面。而且,右手勾勾挑挑,顶多是酸,左手有很多时候在弦上划来划去,古琴是没有护具的,所以,每个周末,手都会肿一次,直到磨了厚厚的茧才好点。
- 我发现自己进步是在自己又学了一些曲子后,不想去弹《仙翁操》,因为觉得太缓(或者自己没到那年纪),而且,我觉得,没有那么难了。
5.学琴娃的成长篇
- 坚持的动力:我自己也觉得奇怪,周末练琴哎,我怎么可能坚持,但一旦这个区域放了一架琴,自己知道需要在周末学会这个曲子,不然下周就没法继续,这个场就会让自己去弹,去练,而且除了古曲外,老师会根据我的喜好动态调整我的课表,比如加上《何须问》,《无羁》,《不染》,这样,我的动力就更足了。
- 听古琴曲感受的改变:最初对古琴的印象,是西湖景区小广播的琴曲,不知道弹的啥,让人想睡;现在很多曲子,能听出它的韵味,当然,自己能弹出一二就会很开心。
- 一首曲子的学完要多久:老师是按照曲子的长度来教的,平均需3节课左右,就是3周,但是,我也知道,因为工作比较忙,很多曲子我做到了会弹,但还没弹出它的味道来,所以我的老师也说,会弹只是一部分,剩下的时间了你要好好消化消化,靠你自己去成长了。
- 美好的期望:
- 古琴是有考级的,等消化好了,去试试考级;
- 等明年春暖花开了,带上我的琴,找一个山好水好的地方,弹一弹
6.一些小美好记录
- 我在b站有匿名晒了几个视频,收获了7个小粉丝~
- 跳跳是只特别招人喜欢的小狗,临别前买了个小衣服送给它。话说它能分辨外卖电话,听到就生气(主人加餐,它没有,呜~)
7.学琴的告别
- 从《无羁》开始,到《无羁》结束,最后一课再复习下它,很想弹好呢~
- 总要学会自己走路的嘛,这个告别只是自己独立的开始,给自己打个气~
Comments | NOTHING